MQTT的簡短歷史:為物聯網提供動力的消息協議

MQTT(消息排隊遙測運輸)是一種輕巧的消息傳遞協議,已成為物聯網(IoT)的基石。 MQTT以其效率和可靠性而聞名,促進了資源約束環境中設備之間的通信。讓我們探索MQTT的歷史以及它如何發展成為物聯網世界的關鍵參與者。

MQTT的起源

MQTT由IBM的Andy Stanford-Clark和Arcom的Arlen Nipper(現為Eurotech)創建。該協議的開發是為了滿足能夠在不可靠或低帶寬網絡上工作的輕巧有效的消息系統的需求。最初,它是為石油和天然氣行業設計的,在該行業中,監視遠程管道需要強大而低空的通信協議。

早期發展和收養

MQTT的第一個版本旨在簡單,最小化通信所需的開銷和資源的數量。這使得成為帶寬有限且功率效率至關重要的場景的理想選擇。 MQTT的早期採用主要是在工業領域,其可靠性和效率被證明是無價的。

標準化和開源

IBM認識到MQTT超出工業應用的潛力,於2010年發布了該協議的免版稅版本,不久之後,它在Eclipse Paho Project下為Eclipse Foundation做出了貢獻。朝著開源開發的發展促進了更廣泛的採用和社區驅動的增強。

2013年,MQTT 3.1由OASI(結構化信息標準的組織組織)正式標準化,提供了正式規格,進一步鞏固了其在物聯網中的作用。標準化有助於確保不同實現和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

關鍵功能和進步

自成立以來,MQTT的核心功能一直保持一致,強調簡單性,輕巧的通信和有效的消息傳遞。關鍵特徵包括:

  1. 發布/訂閱模型:MQTT使用發布/訂閱消息模式,設備(發布者)將消息發送到主題,而其他設備(訂戶)接收來自這些主題的消息。這將消息生產者與消費者分解,從而增強了可擴展性和靈活性。

  2. 服務質量(QoS)水平:MQTT支持三個級別的QoS,以確保可靠的消息傳遞,範圍從“最多一次”到“恰好一次”,可滿足不同的可靠性要求。

  3. 最後的遺囑和遺囑(LWT):此功能允許設備指定一條消息,如果它們出乎意料地斷開連接,則將發送,以確保其他設備知道斷開連接。

廣泛採用

隨著物聯網的興起,MQTT的採用已在各個領域中擴展,包括智能家居,汽車,醫療保健等。它在受限環境中工作的效率和能力使其成為處理能力和連接有限的設備的理想選擇。

最近的發展

最新版本MQTT 5.0於2019年發布,推出了新功能,以提高性能,可伸縮性和錯誤報告。增強功能,例如更好地支持大型系統,更靈活的訂閱選項以及改進的錯誤診斷,使MQTT變得更加健壯和通用。

結論

從其在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謙虛開始到目前作為物聯網基本協議的現狀,MQTT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其價值。它的輕巧,高效和可靠的設計使其成為連接構成我們日益連接世界的骨幹的無數設備的首選協議。隨著物聯網的不斷增長,MQTT無疑將仍然是關鍵參與者,從而實現了各種應用程序的無縫溝通和創新。

返回網誌